成语“蛛丝马迹”中的“马”,并不是指常见的马匹,而是一种名为灶马的昆虫,这个成语出自清代王家贲的《别雅序》,原文中提到:“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这里的“蛛丝”指的是蜘蛛吐出的细丝,而“马迹”则是指灶马爬过留下的痕迹。
灶马,学名为“突灶螽”,属于直翅目蟋螽科,这种昆虫体型较大,颜色从红褐色至黑褐色不等,体表坚实,没有翅膀,后腿摩擦时会发出鸣叫般的响声,灶马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适合生存,且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活跃期常在夏季,入秋后进入居民室内的厨房、灶间等温暖的地方。
古人认为,灶马是一种穴居于柴灶旁的昆虫,因此称其为“灶马”,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有描述:“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这表明灶马在古代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因为灶王爷的坐骑是灶马,灶台上经常有灶马的痕迹,预示着衣食无忧。
“蛛丝马迹”这个成语的本义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灶马爬过后留下的印记可以查明其去向,它用来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刑警通过犯罪嫌疑人遗留的蛛丝马迹,终于发现了案件的真相。
“蛛丝马迹”中的“马”指的是灶马这种昆虫,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马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通过细微的线索来寻找事物的过程或结果。
丹心照汗青 回答于01-15
韶光荏苒 回答于01-15
奶油 回答于01-15
墨舞碧歌 回答于01-15
小强 回答于01-15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