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称: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别名鳝鱼、田鳝等。
2、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
3、形态特征: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前段圆筒状,后段侧扁,尾尖细,体背呈微黄或橙黄色,具黑色斑点,体长可达24至40厘米,体重一般约为40~250克,最重可达1.9千克,全身仅有一根脊椎骨,无肌间刺,头部膨大长而圆,颊部隆起,口大,端位,吻短而扁平;眼甚小,隐于皮下,为一薄皮所覆盖;鳃退化,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为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
4、生活习性: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白天潜伏于水底洞穴或石缝中,夜间出来觅食,黄鳝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小型鱼类和鱼卵、各类甲壳类动物为食,也捕食一些蝌蚪和幼小的蛙类,甚至摄取部分有机碎屑和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来源,黄鳝具有性逆转的特性,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
5、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朝鲜西部、日本南部、菲律宾、爪哇及缅甸等地,在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各水系都有出产,尤其以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及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资源最为丰富。
6、药用价值:在传统医学领域,其鱼骨可以入药;在中医领域,鱼肉和鱼血也有药用价值。
7、保护级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野生黄鳝的数量正在减少,需要得到保护。
黄鳝是一种独特的淡水底栖鱼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也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其野生资源。
旺财 回答于02-11
浮光掠影 回答于02-11
陌上花开缓缓归 回答于02-11
小白 回答于02-11
金玉良缘 回答于02-11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