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销售方(商家)
现金返利方式
确认返利义务时:在销售合同签订之前,根据合同内容,提前记录返利支出,将返利支出记入预收账款,合同约定达到一定销售额给予一定比例的现金返利,商家预估可能达到返利条件时,借“预收账款返利”,贷“合同负债返利”。
客户达到返利条件且支付返利时:销售人员应立即将返利支出发出,并将返利支出记入销售成本,同时从预收账款中减去该笔应付款,如果开具红字发票,借“合同负债返利”,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如果不开具红字发票,借“合同负债返利”,贷“银行存款”,但需要注意此时存在税会差异,企业需做好纳税调整。
返利费用实际支出时:应从预收账款中减去,并记入费用支出账户,借“销售费用返利”,贷“预收账款返利”。
实物返利方式
通过商业折扣返利:在新的交易发生时先实物返利,然后再在发票中将返利金额折扣掉,销售时,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合同负债返利(兑现的返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合同负债返利(新交易产生的预计返利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直接发放实物返利:不通过商业折扣并在发票开具上满足税法规定,而是直接以实物返利的,视同销售,借“合同负债返利”,贷“产成品/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采购方(获得返利的一方)
收到货币返利且货物尚未对外销售:可以直接冲减库存,借“银行存款”,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货币返利且货物已经售出:货物已经售出,账面上没有该货物对应的“库存商品”,而是已经结转至成本科目,需要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实物返利:按照销售方开具发票的金额和数量入账,增加库存,确认进项税额,并通过“应付账款”做过渡(实际无需支付,只是通过此科目过账),同时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并将确认的进项税额做转出,借“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暂估”;借“应付账款——暂估”,贷“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到实际对应的实物返利再对外销售的时候,按照正常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即可。
淘宝电商返利的做账方法因返利的形式、业务执行的会计准则以及是否开具发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商家和采购方在进行返利业务的账务处理时,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小黄 回答于02-13
陌上花开缓缓归 回答于02-13
雨打梨花深闭门 回答于02-13
断桥残雪 回答于02-13
浩气长存 回答于02-13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