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含义和用法,其具体含义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场景,以下是对“骚”的详细解释:
1、名词
指《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由屈原创作,后来,“骚”也泛指诗文,成为诗体的一种形式,即楚辞体。
指雄性的牲畜:在某些语境中,“骚”可以指代雄性的牲畜,如“骚牛”、“骚马”等,这种用法主要出现在一些地方方言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
2、动词
骚扰、动乱:在古代文献中,“骚”有时表示骚扰或动乱的意思。《诗·大雅·常武》中的“徐方绎骚”,毛传就解释为“徐人动摇惊怖”。《国语·郑语》中的“八年而始十一,十一年而始毙”,韦昭注也提到“幽王八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
通“扫”:有时“骚”字可与“扫”相通,表示清扫、扫除的意思,如《史记·黥布列传》中的“大王宜骚淮南之兵渡淮”,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骚,一作‘扫’。”
3、形容词
卖弄风情的:在现代汉语中,“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过于张扬、轻浮或不检点,这种用法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风骚”、“骚气”等词语就是形容某人言行举止不够庄重,喜欢卖弄风情或炫耀自己。
通“臊”:有时“骚”字也可与“臊”相通,表示腥臭、难闻的气味,这种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山海经·北山经》中的“食之不骄”,晋郭璞注:“骄或作骚,骚,臭也。”
“骚”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区分,在使用时应避免误解和误用。
晨光熹微 回答于02-13
剑胆琴心 回答于02-13
宏图大志 回答于02-13
锐意进取 回答于02-13
千山暮雪 回答于02-13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