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女主播小小什么

短视频运营 画家 2025-02-15 09:48 0 3

网络女主播小小努力生活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利用虚假悲惨人设进行直播带货的欺诈行为,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

网络女主播小小什么

一、事件经过

1、身份背景:“小小努力生活”自2023年4月起在某平台发布视频,声称自己名叫小小,18岁,身世悲惨,被亲生父母抛弃,由养母和奶奶收养,养母精神失常,奶奶因病去世,姐姐因火灾去世,养父夺走姐姐的火灾赔偿款并拒绝抚养自己和养母。

2、涨粉带货:凭借这些悲惨故事,小小的账号迅速吸引了70余万粉丝,从7月开始,她开启直播带货,所卖物品与她描述的个人经历相关,如父亲带走赔偿款后生意失败积压的货物等,短短两个月内,她通过直播带货获利5万余元。

3、露出破绽: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小小讲述的故事存在诸多不合逻辑之处,她称在工地工作时为防止母亲走失,用绳子将自己和母亲绑在一起,但这一情节无法得到证实,她的直播间里与养父的激烈争吵在其他时间会立刻停止,明显是为了吸引观众而编排的戏码。

网络女主播小小什么

4、真相大白:9月4日,警方在直播中找到正在直播的小小,随后将其以及参与直播的养父、养母、老姨等人抓获,经审讯得知,小小的真实姓名为肖某,今年29岁,其讲述的身世、年龄、亲属关系等均为虚构,养父、养母、老姨等也是由其生父母及姑姑假扮,所谓的“家”是一个废弃房屋。

5、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小小及其家人因散布谣言、谎报警情等行为,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500元。

二、相关问题解答

1、如何界定这类卖惨主播带货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货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且价格相当,卖惨主播带货的行为也可能构成欺诈,欺诈的认定主要看主播是否有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以误导消费者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像小小的案例中,她编造悲惨身世来博取同情,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这种行为使消费者基于错误的认识做出了购买决策,即使商品本身无问题,但她的营销方式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因此可认定为欺诈行为。

网络女主播小小什么

2、消费者是否可以主张赔偿:消费者可以主张赔偿,如果消费者能够证明自己是因为受到主播虚假宣传的影响而购买了商品,并且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或其他损害,那么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主播及其相关方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南京的万女士,她在发现主播虚构故事后,将主播及其所属公司告上法庭,要求退还购物款并进行三倍赔偿。

三、小编有话说

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娱乐方式和经济机遇,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卖惨式营销等,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也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和权益,作为消费者,在面对网络直播带货时,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轻易被主播的故事所打动,要仔细核实商品信息和主播的真实性,平台也应加强监管,完善审核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诚信的网络直播环境,对于主播来说,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通过自身的才华和努力来赢得观众的喜爱和支持,而不是靠欺骗手段获取利益,网络直播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 请填写验证码
暂无评论
本月热门
最新答案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