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可能指代不同的平台或技术,以下是关于“BLI”的详细解释:
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
1、原理:BLI利用光纤生物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分子结合与解离时传感器光学层厚度的变化,当生物分子A结合到传感器末端形成生物膜后,若再与待检测分子B结合,会引起传感器末端分子量的改变,进而导致生物膜厚度变化,光通过传感器的生物膜层后发生透射和反射形成干涉光波,生物膜厚度的变化会使干涉光波发生相对位移,这种位移被光谱仪检测到并形成干涉光谱,以干涉图谱的实时位移(nm)显示出来,最后根据分子结合前后图谱的变化对待检测分子进行分析。
2、优势
无需标记:可直接检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了标记过程对分子活性和结构的潜在影响。
实时数据监测:能够实时获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数据,包括结合、解离过程以及亲和力等重要参数。
检测用量少:只需要少量纳摩尔量的样品,对于难以分离或样品量有限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应用范围宽:可以检测多种类型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小分子药物、抗体、病毒、细菌及细胞等,并且能耐受各种溶液环境。
高通量检测:实验流程简便快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样品的分析。
结果精准:可进行精细的定量化分析,获得更准确的动力学参数和更多的生物学信息。
3、应用领域
蛋白结构靶点分析:帮助了解蛋白质与其他分子的结合位点和结构变化。
药物研发与筛选:用于筛选和评估药物候选分子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免疫学研究:分析免疫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等。
基因调控研究:探究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相关蛋白与DNA或RNA的相互作用。
信号通路研究:明确信号传导过程中关键蛋白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微生物组学和病毒学研究:检测微生物和病毒与宿主细胞或药物的相互作用。
纳米颗粒和脂质体研究:分析纳米颗粒和脂质体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特性。
中药提取物及天然产物分析:筛选和鉴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
1、平台概述:哔哩哔哩是中国年轻人文化社区,以ACG(动画、漫画、游戏)文化为核心,为创造内容的人提供服务,它于2009年6月26日创建,被网友们称为“B站”,拥有动画、番剧、国创、音乐、舞蹈、游戏、科技、生活、鬼畜、娱乐、时尚等多个内容分区。
2、发展历程
2009年6月,网站创立,2010年1月正式命名为“哔哩哔哩”。
2010年8月16日,名为22和33的bilibili娘诞生。
2011年,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陈睿作为天使投资人加入。
2014年,陈睿正式加入B站成为董事长&CEO。
2018年3月28日,B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21年3月29日,B站正式在香港二次上市。
3、特色功能与活动
弹幕文化:用户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发送弹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UP主创作激励计划:鼓励创作者上传优质内容,提供了一定的收益和推广机会,促进了平台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
线下活动:如BML(Bilibili Macro Link)线下盛会、BW(Bilibili World)等,让粉丝们能够线下交流和互动,增强用户粘性和社区氛围。
跨年晚会: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会举办,近年来更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事,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和艺术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
无论是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是网络文化领域,“BLI”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无限的可能。
浩气长存 回答于02-19
平步青云 回答于02-19
米粒 回答于02-19
锦瑟无端五十弦 回答于02-19
一帆风顺 回答于02-19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